第(3/3)页 白衣仗剑……现在倒是全齐了。 这才是大教亲传该有的待遇啊。 只是—— 沈仪抬起头:“师尊,何谓灵宝?” 虽说从青州开始,他沈某人就一直是这幅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模样,但这回情况还真就不同。 要知道当初在南洲时,连火龙车和九曜旗这般法器,都要靠鹤童来赐,一个个老祖如获至宝,就这种情况,自己不了解这些东西简直不要太正常。 果然,灵虚子压根没觉得奇怪,眉眼间略带几分自傲:“唯有与天地同生的大造化之物,方可称之为灵宝……当然,那些先天之物稀少至极,非身怀大气运者不可居之,但似为师这般金仙,平日里斗法也需要些趁手的物什。” “造器乃是修行百艺之首,与那炼丹并列。” “以劫力淬炼法宝,直至淬出那一抹天地灵性,亦可后天造出与灵宝相仿之物,每一淬,都需耗费整整十万劫,比你这走完这条三品道途所需的底蕴还要多。” “若是能历经九淬,恐怕比之那真正的先天灵宝也不差多少了。” 说到这里,灵虚子担心沈仪误会,拿了灵宝便不知天高地厚,又多解释了一句: “灵宝毕竟是金仙所用之物,譬如这三淬的无为剑,并不是你持着它,便可抵三十万劫的修为,以你大罗仙的修为,能发挥出十之二三的效用便不错了。” “……” 就算沈仪靠着面板妖寿,消耗过的劫力远超正常修士,在听到这个数字以后也不禁瞳孔微缩。 自己同时推演两条道途,全都臻至圆满,结果单纯比劫力的话,才比得上这柄死物的大半而已? “顺便替你清一清双目吧。” 灵虚子伸手在他眼前一晃。 沈仪只感觉眼眸中有凉意袭来,紧跟着,他便是如同在皇城酒池时那样,靠着肉眼看见了这柄无为剑中的劫力。 “以后行事时,需靠着这双招子,先看清对方的底细再做决定。” 灵虚子很满意沈仪的反应,他本就是刻意而为,不让这南洲修士看清拿了多大的好处,对方又怎会全心全意替灵虚洞卖命。 但沈仪脸上的惊色稍纵即逝,在老人的注视下,他很快便放下了手中长剑,并无过多贪恋,然后重新看了过来。 “……” 灵虚子脸上渐渐涌现出几分不悦,他当然知道这年轻人的意思。 良久后,他不太情愿的抬起拂尘:“授你大法,但只可观摩,若要真正修习,需先问过为师,有我点头才行。” “为师并非阻你修行,只是证道艰难,若是出了差池,便是千万载的苦修白费,又要从头来过,实在是可惜。” 三位教主,五位帝君,甚至再算上菩提教的九大真佛,虽传下的证道大法各有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在做一件事。 那就是如何打开与天道间的联系,然后把自身走过的道途,汇聚而成道果或者果位,送入这天道当中。 混元大罗金仙这个称谓,相较于大罗仙,其中多出的那个金字,其实也有金身的意思。 所谓跳脱两界,就是因为跻身二品以后,行走于世间的这幅肉躯仅是皮囊而已,道果才是本身,而本身遁于天道当中,与天道共存,亘古不灭。 听起来有些耳熟,但其实说穿了,这就是修士模仿正神的最后一步。 正神能做到滴血重生,乃是因为祂们是天道秩序的显化,修士将本体藏入天道,便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行走世间的皮囊死了,只要提前在道果中积蓄了足够的劫力,便可立刻重新造出一具皮囊,若是劫力不足,那道果在天道中也可慢慢积攒,直到苏醒的那天。 灵虚子之所以不愿传授沈仪大法,是因为这事对灵虚洞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若是此子心痒难耐,抵不住不死不灭的诱惑,在没有足够劫力去重塑道果之前,打算强行证道金仙。 一旦失败,道果被毁,别说继续参与大劫了,接下来千万载中,对方都只能像个废物似的在半落崖呆着,直到将道果重塑。 要是真的运气那么好,让他证成了金仙……那都已经跳脱两界外了,谁还会去入劫,况且偌大的三仙教中,那么多师兄弟,谁又会放任一尊金仙去欺负小辈? 沈仪又非儿徒,灵虚子可没有那种替旁人做嫁衣的嗜好。 这位太虚真君只能是三品,也必须是三品! 直到大劫结束,替灵虚洞挣下一份万世香火,让自己不至于在教主师尊面前抬不起头,到这儿才算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