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 颁奖后台-《大偶像》


    第(2/3)页

    “一会艺人梳化完毕之后,会到舞台上的艺人专座去观看典礼的直播,就像电视上看到的一样。”林夕远向李准奕介绍到,“在他们的表演顺序之前的两三个节目时,就会有专门管典礼流程的工作人员去通知艺人来后台换装、准备登台。”

    “哇,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不是完了。”李准奕感叹到,光用听的,就可以感觉出一个颁奖典礼的复杂,无数个环节环环相扣,只有每个环节都有了保证,才会有直播屏幕上一场完整的颁奖典礼出现。

    “所以为了颁奖典礼,几乎要彩排五六次的,每年到了年末,歌手就会变得无比繁忙起来。”林夕远笑着说到,“特别是当年表现优异的歌手,甚至会出现赶场的情况,那就更加手忙脚乱了。”

    对于这点,李准奕倒是十分清楚,比如国内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审核、彩排都是一丝不苟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

    逛完后台,李准奕和林夕远两个人来到了设备区。林夕远进来本来就是来帮忙的,也算是学习一些经验,毕竟现在他作为一个经纪人,需要学习的还有许多。这也是为什么林夕远有工作证的原因。林夕远今天负责帮忙分麦克风,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眼前的设备区被所有的音响设备堆得满满的,光是麦克风就有几个巨大的箱子,一整理好的无限麦克风放了一箱,有线麦克风的麦和线分别放在不同的箱子里,在箱子上、箱子旁边的桌子上和箱子后面的墙上都贴着密密麻麻的麦克风分配单。每一个麦克风上都贴好数字表示区分,而名单上每个艺人的名字后面都贴好麦克风的数字。拿错了麦克风,也许就出大事了。

    最早,麦克风都是混合地拿的,拿到哪个是哪个,直接上台就行。不过自从有了对口型之后,麦克风的选择也就有学问了。

    比如同时上台的两个人,A是对口型,B是唱现场,那么麦克风对应的音控台就要把A话筒的声音关闭,开启录音;B话筒的声音开启,开启伴奏。

    再比如,一首歌有分主唱、副主唱和配唱的部分,主唱话筒声音自然最大,其他的声音则要小些,或者需要加效果,这也是要区分话筒的。

    还有,有的人习惯带耳麦,有的人比如念Rap的却只习惯拿话筒。

    再有,一个组合演唱一首歌时,是要分配部分的,不同部分的话筒音量、音效对应的队员也是不同的。

    为了防止A错拿B话筒造成对口型出错,也为了防止话筒出错而造成音效控制台出错,闹出笑话,所以麦克风上标示了数字,然后还制作了艺人的分配名单,防止出错。像这样大型的颁奖典礼,音控台上的话筒基本都是大于十五个以上的,这也是为什么音效控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的原因。而现在在韩国歌手的趋势又是人数众多的组合,这就导致了十分容易出错。所以今天林夕远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