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于人家的家事,府尹自然不好多说什么,轻咳一声,审案继续。 萧母对于自己的行为总是后知后觉,每次说完做完才会发觉不妥。 看到府尹的表情,她也知道刚才又说错了话。 她暗恼不已,到底是许久不曾掌家,又许久不曾同人交往,在侯府中如此惯了。 如今忽然事事需要她出面,短时间内她很难改变习惯。 萧母在心里不断告诫自己要谨言慎行,莫要再丢了侯府脸面,只能打起精神继续应对。 五千陶家军旧部集中在城外,他们自觉卸了武器铠甲,整整齐齐跪在城外。 过往百姓商贾驻足观望,都在议论事情缘由。 每隔半炷香的功夫,五千旧部便会齐齐呼喊‘望陛下赦免陶将军之女陶云倾!’ “陶将军一家全部战死,只留下陶云倾这一丝血脉,不能让有功之臣寒了心啊,求陛下开恩!” “陶将军生前十分疼爱嫡女,如今英魂在天,只希望她能好好活下去!” 一个旧部正在同守城统领说着这件事,言语神态都带着执拗。 他们说什么都要保住陶将军唯一的根苗,不枉他如此保家卫国。 守城统领哪里知道这里边的事情,只是蹙眉听着,在萧大人来之前他是不会多说一个字的。 如此大规模闹事,这还是第一次。 这五千人乍一出现,守城军顷刻紧张起来,以为又出现了谋逆,直到见他们主动卸了盔甲兵器,这才露出惊疑之色。 同时心中好奇他们口中的‘陶云倾’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能让他们豁出去,拼着被杀头的罪集体请愿。 待听到是陶将军之女,肃然起敬。 陶将军父子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那些年若是没有陶家军守护,平遥城焉能有如此平静。 不仅如此,他们还听说陶家的家眷尽数死在边关。 “听说是陶将军父子杀了太多岐人,被记恨,所以劫掠他们的家眷辱之杀之!” “到后来陶将军的家眷从上到下,死的只剩下他们三人,自然十分宝贝这个女儿!” “听说这位嫡女也是个巾帼英雄,在边关随着父兄杀敌,丝毫不让男儿!” “那怎的被关押在大牢?” 因为有悬念,才愈发引起人们的兴趣,城门聚集的百姓商贾愈发躲起来。 守城军驱赶了一部分,架不住来往人流太多,又有陶家军旧部纠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