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旁边立即响起了一阵唏声。 “李嗣源领兵去了北庭,可是因为得知了王师将至?” 气氛倒是轻快得紧,但这般景象,在现在的大唐各地,也只是随处可见罢了。 偶有几处大片的绿洲,待赶过去后,原有的牧民要不已经迁徙,要不只剩下些濒死的老幼。 三个大美人,齐聚一个早点铺! 啧啧啧—— 有早点铺的熟客这会赶来,却发现往日里客人不算多的铺子里,今日的食客简直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 老板在一旁得意的出声:“不是我吹牛,我家这吃食可称这西城一绝!保不准圣人当年在凤翔,还吃过我家的吃食呢——” 这世道,美人都被同一个浪子拱了! 碗中的汤饼终于被青年嗦完,甚而连清汤也没有放过,同样被他满足的喝完。 另外那相貌清冷的蓝衫姑娘,气质出尘不说,身侧还靠有一柄长剑,活脱脱就是一侠骨柔情的女侠客—— 周围的客人发出了哄笑。 这些年过来,关中的人口急剧膨胀,纵使是废都长安,都好似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天子就不在皇城内…… 百姓欢不欢心不知道,各路商贩反正是乐惨了,南来北往的行人过客,谁不想入京城一观,瞅瞅这大唐的国都? 起初开口的那位客人见怪不怪的向不远处伸手一指。 “上半年在辽东境内,有那东海倭国的海船靠岸,其中入境之人中,有这倭国的蛮夷对我大唐多有轻视,并说那倭国如何如何强盛,要与大唐互结友邻等等……” 青年一脸正色。 许是开了话匣子,又或许是见青年心情也不错,有客人大声道:“这位兄台,家中这三位娘子是何处寻得?我看那西域与那倭国的俏婢女,也不及你家这三位夫人的半分美貌啊……” 对比李璟登基之时的百废待兴,如今的各个地方都已经有了明显的经济复苏,在经过几波的朝廷赈济、拨款用于基建以及大力扶持农业商贸后,大唐的民生状况明显有很大改变。 有人嫌他啰嗦,打断道:“圣人听闻过后,自然对这蛮夷之举不以为意,只是将其驱逐出境罢了,也不知那倭国的人有何底气,不但不肯离去,还胆敢挑衅我大唐王师。圣人对此大怒,令辽东都统遣战舰百艘出海,仅仅三月不到,便将其灭国。” 看不见也没关系,不妨碍他们在皇城外歌颂天子的仁德、赞扬天子的文治武功。 大唐的繁华,是建立在天下百姓的供养之下的。 不知不觉中,一条看不见的奴隶贸易,开始在大唐兴起。 只见在市口的不远处,此时已经搭建了一处高台,随着人流量渐多,便有鼓乐声响起。 盖因,大唐太过强盛—— “赶紧让锦衣卫的人告诉刘大帅,莫要走了李嗣源!” 现在对外的主要目标,还是聚集在西域。 青年的神色并不像起初那般和颜悦色,而是沉默了下来。 周围的客人不以为意,依然在哄笑打趣。 末了,青年在桌上放下了银锭,带着三女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这里。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