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温竹卿垂下眼,眼底划过一丝失落,心往下沉了几分,缓缓地接了过去。 “若是操心明淮读书的事,那尽可将心放下,我虽不能再走科举之路,但毕竟还是中过举人的,这事先前我也想过了,等开春的时候,就把明淮和景明一起送到村里的学堂吧。” 姜知渺听见这话,诧异的看了他一眼,嘴里疑惑道:“学堂?” 温竹卿嘴角带着笑,像是早预到了她的反应,低低“嗯”了一声:“没错,就是学堂。” 姜知渺知道是学堂,但是明淮和景明怎么能去学堂呢,若是从前倒是还有可能,但如今他们是贱籍,贱籍去学堂念书,村里人也同意? 像是读懂了她眼中的疑惑,他低声笑了下,慢条斯理的说道:“约莫是同意的,毕竟,他们村里缺个教书先生。” 此话一出,姜知渺瞬间就明白了,村里缺人教书,恰逢温竹卿曾经又中过举人,虽说被流放了,但一肚子墨水还在,一个举人给几个孩子开蒙,就算是贱籍,也是天大的福气了。 莫说举人,这方圆十几里,她就听说有一个叫孙秀才的,还是个年过半百的老者,若是村里真要开学堂,去那里念书,确实是个好的归宿。 看他胸有成竹,想清楚后,姜知渺拍了拍腿,眼角眉梢都带着笑:“太好了,这是好事啊,若明淮他们真去学堂念书,我高兴还来不及。” 见她手里的蒜掉了一地,温竹卿无奈的笑了笑,他将鱼放在地上,蹲起身一粒一粒的捡了起来。 “虽说往后再不能走科举之路,但读书不能废,读书能明理,等开过年,就把明珠也一并送过去吧,左右一个也是教,两个也是教,送去学堂念书,你自个儿也能轻松些。” “若我去教书,家里的地只怕是不能种了,不过吴长生说,我去学堂的话,是村里的幸事,赋税也会收受些,其余的,就当是村里人一并给出了。” 他的声音清澈深沉,慢条斯理的说着,听的姜知渺晕乎乎的,有些跟不上他的节奏。 她抻着下巴思索了片刻,这才点了头:“你说的对,明珠虽然还没到年纪,但也能去开蒙了,等开了春,家里哥哥们都去读了书,只留她一个在家,怕是整日里都要恹恹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