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八章 浴火 (三)-《《明》》


    第(2/3)页

    第一,第二道防线几经争夺后相继失守,王真以空间换时间,拖疲了气势汹汹的讨逆军。被双方炮弹炸得滚烫的土地上,到处是士兵们残缺不全的尸体,空气中,除了硝烟和血腥,还充满了焦糊的烤肉味道。眼神木然,表情疲惫的讨逆军士兵在原自卫军的阵地上搬开尸体和碎土,开凿新的战壕,巩固一下午血战成果。

    “哇”!一个刚补充进部队没几天的军校学生跑出王真的指挥所,伏在战壕边缘拼命吐着,边吐,边放声大哭。一些比他来得稍微早几天的“老兵”跑到他身边,一边给他捶打后背,一边咬牙压下肚子里的翻滚。

    “是时候了”,林风火与王真红着眼睛彼此对望一眼,点点头,决定进行最后一博。从下午的攻势上来看,李景隆的炮兵阵地就隐藏在西南边一片丘陵之后,而从战场上骑着马往来奔走的传令兵出现方向和频率来看,李景隆的指挥部也距离那片丘陵地带不远。

    林风火将望远镜放下,拍拍王真肩膀,用手对着前方的战场指了指,又掏出怀表指了指时间,转身走出了指挥所。大将王真一愣,嘴巴动了动,想阻止林风火的莽撞,看看他耳边愁白的鬓发。将劝阻的话压了下去。

    “熊包,熊包,还安东军呢,连帮刚上战场的农民都收拾不了”,七里外的一个土坡下。曹国公李景隆在指挥所里大声咆哮。东线的讨逆军副帅,老将耿柄文是有名的擅守不擅攻,只求稳扎稳打,制订的战术全是步步为营的消耗战,每天推进进速度不到十里。这让一心想快速建功立业的李景隆非常不满,招集参谋亲自主持制订了今天这次西线突破战役。

    从情报上分析。北方六省的主力大部分被燕王朱棣调到关外去和靖远军争夺大宁,解决后顾之忧。眼前阻拦自己前进的部队是布政使郭璞用北平周围工人,农夫,震北军退役老兵和辽东部分猎户临时拼凑起来杂牌军,总计不到五万人马。而自己亲自主持的西线讨逆部队总兵力接近二十万,基本上由安东军和近卫军原班家底组成。照常理。对方组织的这道小小防线应该不堪一击才对,谁知道硬攻不下,智取也事倍功半。打了一整天,清苑方向的佯攻部队损兵折将不说,自己亲自主持的主攻也没能达到预期目标。马上天就黑了,身材单薄的南方士兵受不了北方冬夜的刺骨阴寒,说不定白天到手的防线还会被敌军趁夜夺回去。

    麾下的将士被李景隆骂得面如土色。打了一辈子仗,谁也没想到有一天会这么窝囊。对面的林风火出身于北平义勇,按道理说是个半路出家的二半吊子,不可能玩得过己方这群军人世家的名将。现实情形恰恰相反,自从讨逆军压到保定府一线,西线就没能再前进半步。诡计多端的王真,不怕死的朱能,奸诈狡猾的林风火,三个人粘糕一样将二十万讨逆军拖在这里动弹不得。

    无怪乎李景隆生气,东西两线总计近五十万军队。时间拖久了,朝廷会生顾虑不说,每天的军粮供应都成了问题。这些年曹震大人支持海运,大运河年久失修,运输能力不及当年三成。就地筹粮吧。内战不比北伐,没有当年百姓赢粮影从的盛景,被占领地的百姓逃得逃,死的死,幸存的都把粮食藏了起来,拿银圆也买不到。军需官有心强征百姓手中粮食,又担心朝廷内清流秋后算帐,只会每天拿着账本来大帅帐内汇报库存见底儿的窘迫,想不出半点应急办法。

    “报告大帅,老贼王真反击,前线告急”,一个传令兵拿着增援报告,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滚,他那点人拿什么反击,告诉瞿能,不把王真赶回去,他们父子都不用回来见我”,李景隆用力一拍桌子,五捋长髯上下飞扬。

    “大帅,是不是让瞿能将士兵向后撤一撤,咱们再给王真来一次饱和炮击”。后都督潘忠凑过来,低声建议。

    曹国公李景隆蚕眉高挑,凤目圆睁,左手掐腰,右手戟指潘忠骂道:“亏你还是跟着我父亲上阵多年的老将,王真手下一共多少人马,他反击能反击到哪里去。开炮,你当咱们的炮弹多么,黄大人已经送来消息,天寒地冻,炮弹运输困难,你就不知道节省着些”!

    “也不晓得谁不知道节省”,后都督潘忠被李景隆骂得面红耳赤,嘟囔着走出了指挥所。借着暮色向北方望去,零星的炮弹曳着漂亮的焰尾,不时落在第一线的讨逆军中。几队自卫军士兵挥舞着战旗,向瞿能部所在位置冲了过去。天色暗,火铳打得不如白天准确,很快双方士兵开始肉博,南方士兵身材上吃亏,防线岌岌可危。

    “笨蛋,都是些没本事的家伙”,指挥所里传出曹国公,美髯帅李景隆的骂声,几个传令兵跑出,上马。一会,数支部队奉命赶赴瞿能部阵地增援。

    “王真疯了”,手下总共这么点人也敢打反击,后都督潘忠狐疑地想。就在此时,马蹄声又起,两个浑身是伤的传令兵跌跌撞撞地栽下马来,边向指挥所里爬,边大声喊道:“大帅,启禀大帅,苏,苏策宇的独立师从西,西边杀过来了,杨,杨松将军阵,阵亡”!

    苏策宇?后都督潘忠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嗡了一声,天旋地转。苏策宇是著名的马贼,蒙古小孩闻其名不敢夜哭。苏部骑兵每个战士至少有四匹战马,他一个独立师从侧翼掩杀过来,得多少战士才能阻挡住他的进攻?讨逆军什么装备都不比自卫军差。缺就缺在骑兵上。

    “慌什么,慢慢说,谁,多少人。”,李景隆冲出指挥所。一把从地上拎起垂死的士兵。受了重伤的传令兵拼命挣扎几下,眼睛一翻,在李景隆手里昏了过去。

    “该死”,李景隆扔下手中士兵,向另一个传令兵冲去。第二个传令兵见状赶紧从地上爬起来,边哭。边报告道:“天暗,看不清楚多少人。突然就从山洼后冲了出来,杨旅长带着大家没开几枪,就被带头的那个军官砍了。”

    “你们师长呢,敌人,敌人现在冲到了哪个方向”。李景隆气急败坏地问。报信的传令兵喘了口气。哭着答道“师长上去和他们拼命了,让我,我们赶快前来汇报。说,说他们可能冲击方向是炮兵师”。

    “炮兵师”,李景隆的长髯急得绞成了一团疙瘩,火炮集中使用是军事操典上写得清清楚楚的条例。如果苏策宇的军队从自己的防线上撕开口子,一锅端了这个炮兵师。西线部队的火炮就会损失掉三分之二。自己拿什么攻北平城,杀光了苏贼的独立师也补偿不了这个损失。

    “大伙不要慌,苏贼的骑兵还在草原上呢,被靖远军和凉王夹击,不可能这么快就杀回来”!老将潘忠最先恢复镇定,大声安抚指挥所内混乱的军心。

    听到潘忠的话,李景隆也跟着恢复了些神志,用目光逼视着报信的士兵问道,“你看清楚了,是苏贼的独立师旗号。那个大明战旗边,有没有个鹰旗”?

    “好,好像是头熊”,报信的士兵仔细回想了一下刚才的情景,犹豫着回答。

    “是苏贼的属下。不是苏贼本人”,老将潘忠暗自松了口气,刚要提醒李景隆安排士兵救援炮兵师,大地突然一亮,铺天盖地的炮弹黑压压飞了过来。

    “趴下”,潘忠一跃而起,将李景隆压在身底下。漫天弹雨落在指挥所周围,所落之处被炸成一片火海。

    “安东军造反了,安东军造反了。近卫军和安东军打起来了,近卫军和安东军打起来了”,混乱的叫喊声在黄昏的天空中回荡。正在与王真部纠缠的瞿能回头一看,指挥所方向,爆炸的火光此起彼伏。白天深受倚重的炮兵师突然掉转炮口,没头没脑地冲着自家弟兄轰将起来。前来增援的部队兜头吃了几炮,乱哄哄的后退。对面的王真部却越战越勇,大批士兵端着刺刀向自己扑上。

    李景隆用力推开老将潘忠的尸体,打着哆嗦站起身。平素被他呼来叱去的老将潘忠背上被炮弹撕开了几个大口子,热血汩汩而出。指挥所外,到处是乱跑的士兵,各级参谋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应对这一乱局。不时有炮弹从空中飞来,没头没脑地落在纷乱的士兵中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