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章 碧血 (四)-《《明》》
第(2/3)页
“北平春秋?最新的吗?”,晋王朱棡迷惑地问,狗头军师那故作高深的笑容让他心里发虚,按照林仲达的指点拿起报纸,在头版上仔细寻找林仲达所说的“利”字。
国人有“雪夜挑灯看禁书”的习俗,内战爆发后,《北平春秋》越禁越火,朝廷宣布卖此报者杀头,但各地随处可买到其盗版。晋王辖地本来就与北方六省接壤,加之晋王本人对报禁一事并不热衷,所以原版的《北平春秋》在晋王治下很好找,很多谋士将其当作北方六省的喉舌,从中分析六省的下一步举措。晋王府长史林仲达推荐晋王看的这张报纸是前天刚发行的,居然穿过讨逆军大将王浩的封锁发到了宣府,里边的猫腻晋王看到报纸上印的日期旋即明白。但让他震惊的却不是王浩与北平私通款曲,而是报纸头版上的一篇文章。关于权利分配设想的文章,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吴思焓,拐带了朱元璋御赐金枪逃跑的那位前大理寺卿。
吴思焓的这片文章表达的是他自己的政治设想,也是基于平等宣言上的政治设想。如果把平等宣言当作北方六省的政治主张和治政原则的话,吴思焓这篇《分权与制衡》则是具体实现郭璞那些政治主张的办法。并且这些办法,刚好应对了目前纷乱的局势。
吴思焓以其多年的司法经验提出的办法可用六个字来概况,“立宪、分权、制衡”。按吴思焓的观点,“绝对的权力则意味着绝对的腐败”。他以多年的官场经验总结出,一个朝廷。用北平流行话语就是政府,运转起来并不是靠“平等”口号和“施仁政”就可以解决的。政府有它的运转方式,一旦建立,它就会按照最初建立的模式成百年的运转下去。所以,最初建立的机制合不合理。至关重要。比口号和最终目标还重要。凭借多年的司法经验,吴思焓总结,政府是具体而强大的,而百姓则是松散而弱小的。朝廷可以轻易调动百万大军,而百姓只有赤手空拳。所以,如果制度设计不合理。则任何抱着美好想法的朝廷,都可能走向愿望的反面。就像现在的建文朝廷,吴思焓不否认方孝儒提出的回复周礼是为了迎接儒家所追求的大同时代的到来,但他认为朝廷所做的,却是将百姓们推向无底深渊。
所以,在平等宣言的所提出的原则下。这个国家需要一个能保护所有人,将所有人利益最大范围包括在内的法律,曰为宪。用它来保证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同时,百姓利益不被牺牲掉。所谓百姓利益,不是一个抽象的说辞,具体起来,就是每个人的利益。每个人“平等、尊严、财富和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当制订了这样一个律法后,按照律法建立起来的政府,才会有节制。如果在政府同等地位保护每个人的利益,把每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放到平等地位,《平等宣言》里所描述的内容,就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所以,吴思焓建议,内战结束后建立起来的政府,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立宪。招集所有参与反对朝廷而宣布自治地区的代表,共同组成一个类似于爵士会那样的机构。每个地区可派两名可以代言地方利益的代表参加,共同制订一个各地都能接受的律法。不设细节,只考虑原则和逻辑上的疏漏。此法建立后,各地具体施政办法不得脱离此律法,所以。此律法是国家最高律法,称之为宪。而宪法制订后,各地可以考虑将各地内部的其他法律的设立权限和治政权限,或者部分交给最高政府,或者自我保留。只要不违反宪法,则最高政府不得出面干涉地方自治。一旦立法权交出,则永远不得收回,所以各地在上交权力时,必须招集地方名流一块考虑清楚,而不是凭借一时头脑发热。
除了地方与最高政府的权力分配外,吴思焓还提议将立法,司法与行政权分开,彼此制约。立法交给由各地代表和爵士等组成的类似古罗马的议会,而司法最高权力在大理寺,行政最高权力归内阁。皇帝负责监督这些权力的实施并在文告上面签字。
对于后边的内容,晋王朱棡不感兴趣,反正谁当皇帝也轮不到他。但对于吴思焓所论述的最高政府与自治地方的权力分配,晋王朱棡非常支持。如果按照这个原则,此后半个山西和漠南四部所辖万里土地,实际上就归当地百姓所管理,只要不违那个所谓的什么宪,自己这个王爷,不,如果举义后就可以自称都督的权力并不比原来的王爷小。并且任免权不归朝廷,而是归地方爵士会的选举。儿孙们能不能继续当都督朱棡不敢肯定,但他敢肯定的是,如果自己响应了北平,战争结束后,这个都督自己能当很长时间,并且不必再害怕新皇帝的削番。
朱棡从报纸上抬起头,目光缓缓地看向了王府长史林仲达。而老狐狸林仲达的眼睛刚好看向他,二人目光相遇,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
“怪不得沐冕和蓝玉响应得那么积极,原来大家看好的是这一条。朝廷和地方的分权。狗东西,你怎么不早点儿告诉我”!晋王朱棡笑着骂道。现在他不觉得冷了,脑门上慢慢有汗水渗出来,一股莫名的兴奋从心底涌出,驱散了身上的寒意。连窗外的寒风听起来,也比原来悦耳。
老狐狸林仲达咧了咧嘴巴,笑容依旧高深莫测。“我只是觉得《平等宣言》出来了,他们应该拿出点实际利益来换取诸侯的支持,没相到他们一下子拿出了这么大。这样一来,您的权力比原来‘关在王府里,不得干涉地方官员治政’大得多。也有保障得多。咱们不如打着响应《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旗号出兵,让将来燕王当了皇帝,也不好反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