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行了,以后每月头十天,就凭这个本子和粮票,按家里人头领米面油。”工作人员交代。 这简单的过程,在王崇军和马凤心里却重若千斤。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小小的购粮本,就像接住了往后几十年安稳的靠山。 从派出所到粮站,这短短一上午,王铁山心里最后那点关于土地的牵扯,彻底消散干净。这世道,是真的变了。 然而,搬新家头一天,街坊邻居就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 王家在二楼201,对门202住的是县机械厂老车间主任杨卫国一家。 下午,马凤正领着王银贵在楼道里收拾。吱呀一声,202的门开了。一个穿蓝布背心、微胖的中年妇女端盆水出来,一眼瞥见她俩,眼睛嗖地亮了起来。 “哎呦,新搬来的?”她嘴里招呼着热乎,那双眼睛却像探照灯一样,滴溜溜在母女俩洗得发白的旧衣裳上打转。 马凤有些局促地点头:“…是啊,大姐,今儿刚来,以后是街坊了。” “喊我张嫂就行。”张嫂放下盆,话像不经意顺嘴溜出来,“听我家老杨说,你们不是咱厂的职工?那咋住进这楼里了?这楼,最差也得是个班组长才够格呢。”这话一出口,马凤脸上顿时火烧火燎。 正尴尬着,门里又走出个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的男人,正是杨卫国。他瞪了自己婆娘一眼,嫌她多嘴。 杨卫国上下打量着王家人。他性子直,向来看不惯走后门的主儿。听说王家是上头领导硬塞进来的,心里早攒了几分成见。他背起手,语气带着审视: “你们就是王家?听说,你们家出了个人物,把公社拖拉机给修好了?” 这时王铁山也从屋里出来,不卑不亢: “杨主任好,不敢称本事,就懂点皮毛。” “哼,现在的年轻人,懂点皮毛就敢挂‘技术顾问’的名头了?”杨卫国鼻子一哼,满是不信,“我们厂里头八级老师傅好几个,也没见哪个有这么大的面儿,能让好几个单位的领导给安排工作又安排房!” 短短的照面夹枪带棒,空气里飘着股看不见的硝烟。王铁山心里门清,这邻里关系,怕是好不了。 他懒得计较这些琐碎,心思早就飞得更远。刚安顿下,他就跑去居委会打听县里顶好的小学。 必须送妹妹王银贵去念书! 上辈子,家里穷又重男轻女,伶俐的妹子一天书都没沾过,这是他心口拔不掉的刺。这辈子,不光要让她吃饱穿暖,更要给她最好的书念!只有脑袋里装了墨水,女孩儿才能真正改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