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继终于转过头来睁开了眼睛,看向了那个小宦官,当时就有点愣住。也就不到二十的年纪,标准的瓜子脸,两只小杏仁眼瞪得溜圆,把圣旨塞到了马忠手中后正盯着李继看。阳光照射下,脸颊旁的一层绒随着他匀称的呼吸上下漂浮,嘴里还在一张一合,碎碎念的嘟囔些什么。 若不是知道他是个宦官,李继都会以为这是个相貌极为可爱的女孩。 看到蔡邕那如同吃人一样的表情,李继也只好站起身来,在马忠惊讶的目光中把缚在身上的绳索随意的扯开,向小宦官行了一礼。 “李继听旨,谢过圣恩。” 小宦官也没挑李继没有跪拜的毛病,他连听圣旨的时候都是坐在地上,现在不跪拜看起来好像也很正常。于是直接转过身去,抬起腿就迈出了院子,回头见李继还傻站在原地,纤细的小手忍不住偷偷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根。 “等什么呢,要我叫人来抬你走?” 李继挠了挠头,跟了上去。这他倒不是故意的,这小宦官火气这么大,一句话不说就转身离开,谁知道要干啥呢。 出了蔡府后,李继拍了拍跟在身后窦娥的头,悄悄与小丫头耳语了一番,如果发生什么事就让马忠带着她去缑氏山找窦栋。如今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回来,蔡邕也不知何时会出事,有事情只能指望卢植能看在旧情的份上照顾一下小丫头了。 然后在窦娥分外不舍,蔡邕万分骄傲的注视下,李继慢步登上了停在外面专门来接他的马车。看着渐渐远去的蔡府,李继的心里还是忍不住泛起一阵苦涩,要是知道会发生今天这码事,打死他都不会在蔡府继续住下,就算来了,也不会让蔡邕轻易把铁锅和炉子给传出去。 其实李继也是误会了,汉灵帝最开始关注到他并不是因为铁锅和炉子,而是通过刘宽上疏的奏章,把他给李颙出计平益州叛乱的事告诉了灵帝。所以后来灵帝才会分外注意起铁锅和炉子来,同样还有现在已经名传天下的李氏纸。 不去管坐在对面正饶有兴趣的观察自己的可爱小宦官,李继只是看向了窗外。马车慢悠悠的在雒阳城逛荡了一个多时辰,终于,一堵朱红色的城墙出现在了眼前。 来了雒阳城两年了,李继还是头一次来到大汉皇宫附近,与后世自己曾参观过的皇宫比,这个宫城却不像是个皇帝待的地方。 在李继的印象里,皇宫的形象应该是高大威严的,而这里却是楼亭层层,远在宫墙外的街道就能看到里面高高的阁楼尖冒了出来,与威严什么的完全不沾边,反而更像是一个富商居住的门府庭院。 就在李继疑惑时,对面的小宦官像是看出了什么,用袖子捂着嘴咯咯一笑。李继不由得回过头来,看他的眼神更加迷惑了,这究竟是男是女,怎么连笑起来都这个样子,哪怕是宦官也不该吧。 “这里是南宫,是太后皇后嫔妃们待得地方,你要去的鸿都门就是在这里。”小宦官好似颇为贴心的为李继解了疑,不过接下来的话让李继随之愕然,“像你这种徒有虚表的神童,最适合的地方就是鸿都门了,说不定以后还能和那些宣陵孝子一样受皇恩出仕呢。” 李继闻言不由得又仔细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个小宦官,突然,睁大眼睛猛地死死盯着他的前胸看。 “你这么看我也没用,你创出的李锅和李炉是个人都能想的出来,根本不算什么,也就李氏纸还有些说的过去。至于剑语刀诗一说,只有寥寥几首诗传了出来,也不知道许劭是为什么在月旦评上评价你为救世之才。”小宦官看李继盯着自己,言语愈发的不恭敬起来,甚至都算得上是嘲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