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第228章 追债-《春光灿烂小祖母》


    第(2/3)页

    陈俏俏却愣了一愣,“王琦?那是谁?”

    王公公顿时想揍人!“那是咱家的尊号!”这女人,是豆腐渣的脑子吗,吴荣王到底看上她什么东西?

    “什么!你就是王琦!?”陈俏俏的眼珠子瞪得巨大无比,“你给我等着!”一溜烟的进了自己的房间,把个王公公撂在了外头。

    王公公莫名其妙,发现自己的思维根本就跟不上这女人的节奏,一点也搞不清楚这女人的心里在想什么,他在皇宫里服侍那么多的主子,也没有见过这样的,要知道,他可是出名的会察言观色啊!

    可是,他现在发现他的脑筋是不够用了!这女人是要干什么!

    陈俏俏一口气冲进了自己的房间,拉开抽屉,拿出那堆欠条,赫然发现王琦的名字!她就在奇怪,为了追债,她还动用了府尹的力量,查找这上面的人,一些零零散散倒是收回来了,还有一些人根本就找不到,还有一张一千五百两,上面是王琦的名字,却是死活找不到这人的下落,原来是在宫里!

    陈俏俏冷笑不已,看这老太监还敢得瑟,竟敢到她的夫君这借钱,他是不要想活了!因为得到唐朝宦官专政的教训,在大宋一朝,宦官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遏制,特别是不许和有兵权的大臣交往!

    当初陈炜是殿前指挥使,统领禁军,这王琦居然敢向他借钱,这要是传出去,王琦也不要想在皇宫里混了,说不定还会有杀身之祸!

    宋朝自太祖始,即不令宦者“预政事”,这是被宋人称颂的“祖宗良法”之一,南宋时行而不改。宋代不令宦官预机政不但包括不许拟诏、不许议政、不许举荐大臣,而且还包括不许宦官与大臣交结。宦官若不守本分,敢于参预朝廷大事,往往受到严厉惩办。如宋太宗病危期间,曾对太宗即位有功而备受宠遇的宦官王继恩,串通大臣,企图拥立已被废为庶人的太宗长子赵元佐为皇帝,事情败露后,王继恩等人遂被流放。高宗建炎二年(1128)正月,内侍邵成章上疏斥责宰相黄潜善和知枢密院事汪伯彦“必误国”,尽管他出于忠心,仍因“不守本职、辄言大臣”,而被除名勒停,送南雄州编管。同年七月,宦官王嗣昌也因“好大言,议国政”而被赶出内廷,送吏部与差遣。

    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陈俏俏的心里陡然的充满了斗志,这个死太监,要你在我的面前耀武扬威,看我怎么收拾你!不是她要得瑟,只是因为她记仇

    王公公见陈俏俏无端端的把他晾在一边,气得只想跳脚,“真是无礼!这样的女子不要说太后了,就是咱家也是不入眼的!”

    随身而来的护卫都差一点笑出来,却又不敢,憋的极其辛苦,神情怪异的让人发笑。

    陈俏俏走了出来,竟昂首挺胸,一脸的倨傲,“我说王公公啊!你要不要把这样护卫叫下去,我们私下里聊一聊怎么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