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尚书台、中书台-《山那边的皇帝》
第(2/3)页
“兄长,你这事吧,呵呵,恭喜兄长了,皇上打算封你当靖州太守,从此兄长也算踏入仕途了。”
听着宋青松这一说,宋思淼心情如云霄到低谷,又从低谷冲至云霄,反复之间,人差点窒息。
“二弟,这是真的吗?”宋思淼乐坏了,五十多岁的老人笑得如孩童一样。
“君无戏言,陛下已经允诺,自然不会变卦,你就在家中等待圣旨吧。”
……
刘封此时正在书房当中打算写圣旨来任用宋思淼为靖州太守,由于大汉还没有设立任免官职的机构,因此每次任免重要官员都得自己下圣旨任免,非常地麻烦。
刘封一边写着圣旨,一边想着自己一定要简化皇帝的工作,要不然自己这个皇帝非得累死不成。
他可不想效仿秦始皇等古代明君,事必躬亲,东边下个雨西边刮个风,官员都喜欢上奏禀告,而皇帝还都得批阅回复,要不然就体现不出自己明君之名。
当然他也可以仿效明朝嘉靖和万历,来个十几二十年不上朝,当个闲君,只不过以大汉目前面临的局势,他显然是做不到的。
要是仿效清朝设立军机处,恐怕有权臣背主的可能,因此刘封必须要设立一些机构,使大臣负担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让他可以从繁琐的事情里脱离出来,又可以独断专行一些大事,使得天下局势不容易走歪。
此时他灵机一动,决定融合前代的经验来创造出专属的机构,让他这个皇帝可以从繁琐之事里面脱出身来。
“来人,给我传丞相、御史大夫,治粟内史过来见朕。”
此时已经快到深夜,刘封的突发想法却让李忠玄、齐白云、宋青松屁颠屁颠地从家中赶来。
当然他们心中虽然有埋怨,可嘴巴上可不敢说,还得称赞刘封乃千古明君,勤勉政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