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同意与退让-《一枪刺回大唐》


    第(3/3)页

    两人坐定之后,崔希逸再说了朝廷与蕃方商议蕃人俘虏放回的事。

    果然如宋通所料,唐方肯定不能轻易放回俘虏;但蕃方此次,似乎也很强硬。

    目前,双方的谈判,大致维持在一名俘虏以四匹绢换回。这个条件,蕃方已经答应。但蕃方肯定拿不出绢帛,只能以粮食、皮毛、牛羊来交换。

    唐方现在的提案,是粮食、牛羊的比例大致在一匹半绢帛,牛皮、马匹、牛筋等,占到另外的两匹半绢帛的价格。

    这些皮子、肉筋等物,是制造铠甲、弓弩等必须之物。无论是大唐,还是吐蕃,对于这些物品的日常管控,都是极为严格的。

    比如,有斥候兵或者驿传的兵士,即便是在半途遇到所乘马匹死亡,也要剥下皮子、筋。否则,就要遭受惩罚。

    蕃方正在犹豫着是否和大唐开战,怎么会把这么大量的军需物资送去大唐呢?

    因此,蕃方就坚辞拒绝。而唐方,当然也知道蕃方心怀叵测。如果能够尽可能多地把这些军用物资换回,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蕃方的军事力量。

    既因为这些争执,再加上双方地理位置遥远。即便是唐方从长安,把相关书牒交付到清海一带的蕃将,也是耗时时间很长。

    而且,双方再因为这些细节的争执,千里迢遥地来往奔波。

    当然早有预判,宋通听了崔希逸的话,也就在表示无奈之余,再镇定地说道:“蕃方一定会同意的。”

    崔希逸“哦”了一声,转头看向宋通,暗自诧异他为何有如此的信心。

    宋通沉默片刻,缓缓说道:“蕃人毕竟缺少人员。而且,他们肯定想要报复大唐。所以,他们会进行退让,只想尽快让蕃人俘虏返回。”

    崔希逸听着,暗暗点头认同。

    “这样说来,大战应该是不能避免的了。”崔希逸说着,不禁拍了一下桌案。

    “嗯,但应该不会很快。毕竟,即便这些俘虏放回去,蕃方也要重新编队,习练一番的。”宋通淡定地说道。

    崔希逸见状,不禁笑问道:“如果是这样,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