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尽早定下计议-《一枪刺回大唐》


    第(2/3)页

    这两条道路之间相距甚远,蕃人兵马再多,也不能犯下兵家大忌:设立两个同等重要的目标,试图以两面同等配置的兵力,进行攻击。

    这首先取决于蕃人在数量上,远远不及唐人兵马众多。而战斗最讲集中优势兵力,对敌方予以沉重打击。

    如此看来,乞力徐只能选择这两个战略中的一个。也就是说,无论蕃人准备了多久,准备了多少人马,也只能进攻一个目标,达成一个心愿。

    选择哪个呢?

    从可能的收益角度而言,当然是沿着大斗拔谷方向北进,这是蕃人多次得手的通道。

    以往,蕃人沿着这条道路,一路风卷残云一般,袭掠了处于大斗拔谷北端的甘州,收获颇丰——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但毕竟比较有把握。

    如果从两边的威势此消彼长的角度考虑,那就应该从张掖川这条距离凉州很近便的道路,进攻凉州!这样,定会使得大唐上下震动,也可以多杀伤唐人兵将。

    乞力徐目前,对于这两个不能同时进行的进攻方向,心中很是犹豫不定。

    因为作战不仅是己方要考虑可能的利益,更还考虑到对方的兵力配置。

    从实际收益角度考虑,应该进攻大斗拔谷。可是仲朗杰又说大斗拔谷内,唐人正在调集兵将。

    从实际唐蕃双方的气势上考虑,应该进攻凉州。可是张掖川一带,却又安静得令人害怕。这条道路既然是凉州的门户,为什么崔希逸对此没有重兵防范,反而绕远去增兵大斗拔谷呢?

    乞力徐在大帐中来回踱步,如同一只被困在笼中的猛虎一般,显得极为焦躁不安。

    裨将连忙命侍卫把沙盘摆好,以供乞力徐参考。

    沙盘上代表着山川河流、关口险隘的缩小版模型,乞力徐几乎早已熟记在心。

    此时,他再反复察看以后,再走回虎皮大位中,沉默着发呆。

    裨将小心地提示道:“大相,此时已经十月。这里距离逻些还远。恳请大相尽早定下计议,也好报与赞普。”

    也是愁人。此时的逻些,不仅有赞普,更还有唐朝来和亲的金城公主健在。

    对于唐蕃的交战,金城公主肯定是反对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