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噤若寒蝉-《一枪刺回大唐》
第(2/3)页
对于蕃方将会袭击张掖川,宋通颇有自信:大斗拔谷那边虽然兵力较少,但因为天然的地理情况限制,不利于大兵团展开作战。
而此次蕃人纠合了数万人之多,再加上他们的后勤补给人员及牲畜,那就是一个庞大的集团数字。
这么多的人马,要是拥挤进最窄处只有几十米的峡谷中,那是任何一个为将者,都不敢轻易冒险的。
况且,此时的大唐也是鼎盛时期,兵强马壮、士气高涨。
而蕃方大相乞力徐,又是连连失败。他是绝不能,也绝不敢冒这样的风险的。
可是作战如博弈。高手之间,也有可能走出失误的棋子。乞力徐会不会一时头脑发热,真的率领众多兵将,去进攻大斗拔谷,进而去到焉支山一带,大肆掳掠一番呢?
宋通对此当然担心。
但他担心的不是蕃方会因此而获胜,而是担心蕃方的死伤更加惨烈。
因为,一旦宋通这边得知蕃方大肆进击大斗拔谷,就会立即带兵赶去增援。
那时,守在大斗拔谷中的哥舒翰,将会连连佯装败退。而蕃方,就会骄横地把几万兵马及辎重,通过连番试探后的放心后,全部涌进大斗拔谷内。
他们一路凯歌地向二百里之外,北面的焉支山而去。宋通也就带着兵马从他们的身后堵截而来。
前面的哥舒翰闻报后,将会聚集甘州、肃州一带的唐人兵将,拼死堵住大斗拔谷北端的狭窄处;宋通从南面尾随而至,将会在逼仄的大斗拔谷内,对乞力徐率领的众多蕃人兵马,进行毁灭性打击,直到乞力徐投降或者身死!
宋通并不希望出现这样过多杀伤的状况,显得过于残忍。因此,本着双方都是理性思考的角度,宋通还是希望乞力徐能够以正常思维,指挥着他凑集起来的众多蕃人兵将,前来张掖川。
会不会呢?大致会。
一定吗?目前只有高高在上星月才知道。
仰望夜空,宋通暗自念道:仲朗兄,祝我们心愿达成,唐蕃永为偕好!
宋通的遥念,按照科学道理,只有他自己才会知道。
可是,身在蕃方营地中的仲朗杰,也因为有同样的祝愿,而仿佛听到,或者感知到了宋通的心愿。
帐外繁星满天,夜色美丽至极。当然,寒冷是肯定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