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安排谁合适-《一枪刺回大唐》


    第(3/3)页

    宋通微笑着说道:“火器营的兵将,我要带去大漠!待我扫平了大漠,再回长安面圣!”

    崔希逸知道他早有平定大漠的雄图,也劝阻不了,就只好再写书牒上呈朝廷。

    李隆基得到确定回报,心中不禁恼怒。本想降旨怪罪,但又担心真的逼反了宋通。

    一时难以决定,他为此肯定愁眉苦脸。

    李林甫既然是口蜜腹剑的机灵人,就赶紧建言:“崔希逸久居边地,若是长期待下去,恐怕军权在握,朝廷也是难控。他又是宋通的岳父,不如这样。”

    李隆基听他说完,只好表示同意这个折中的方案。

    崔希逸调回京城;宋通带领火器营的兵将,从凉州北面出击大漠的东突厥汗国!

    崔希逸接到牒报,立即就要启程。宋通笑道:“这是把岳父当作了人质!”

    崔希逸固然知道也是如此,但朝廷召唤,岂能违命?

    宋通劝说道:“总要把凉州军政等事安排好,大使才好返回。”

    怎么安排?

    意思就是由崔希逸,举荐能够接任凉州节度使的人选了。

    谁合适呢?

    可挑选的人很多。比如尽在咫尺的哥舒翰、伏地南等人。朝中可选择的,也有此时初露锋芒的高适、岑参等人。

    对此,宋通思忖过后,提出了自己的人选:“哥舒翰做节度使,李白前来做节度使府长史,杜甫为节度使府的判官书记。”

    哥舒翰当然可以做节度使,而另外那两人可以吗?

    李白倒还听说过,杜甫藉藉无名之辈。这二人最多都是吟诵诗句之人,怎么可能做得了这样的大事呢?

    崔希逸肯定疑惑不解,宋通自信地笑着说道:“从此以后,河西哪里还会有战事?有的只是诸族牧马时,马匹吃了农家的庄稼这样的小事!既然如此,李白生性豪放,自然可以大度地化解这些小争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