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暗手-《脑域科技树》


    第(2/3)页

    助理报告,受托定制的超级计算机已完成了各个基本模块的装配。马由花费了两天时间,亲自进行最后核心部件的安装、调试以及软件系统等测试。

    然后通知有关部门派人前来验收。

    与此同时,安排这帮工程师助理们,继续装配蓝星集团自用的超算“蓝星-闪耀-N1”。

    带N字头的产品都是内部使用的代号。这种自用的超算没有沿用传统超算原理和架构。他从芯片设计、存储、通讯、电源管理等各种元器件,都进行了专门的设计和制作。

    这种超算除了具有很强的计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外,马由用尚未上市的最新款固态硬盘(SSD)对存储容量和存储速度做了巨大的提升。且配有多种外部和外围设备及丰富的、高功能的软件系统。

    超算整体架构采用了涡轮式桶型设计,便于对周围一圈刀片单元散热。每个刀片相当于一个服务器。通过常温超低电阻特殊金属导线,能实现协同工作,并可根据应用需要随时增减。即计算能力可根据未来处理器的进步,不断完善和升级。

    其中最为关键的准超导金属,被马由命名为《超银金属》,其性能虽距离超导材料相差甚大,也无法构建超导计算机。但无论耗能还是传输效率,却比现今电阻最低的银质导线,提高了百倍。也为未来制造超导计算机,奠定了基础条件。

    表面上看,设计参数和“蓝星-闪耀-1”的效能相当。但实际上提高了10倍以上计算资源。也就是说,假设给有关部门定制的计算机可以让100人同时进行试验,而蓝星自用的超算进行同样的实验,则可同时容纳1000人以上。

    因为这些超算主要用在四大研究院、两座IT孵化园中,作为公共计算资源。所以通道容量要求较多。使用者是在各自的终端上,检测软件又是由人工智能控制。即使是超算维护工程师,也无法知道这套超算的真实参数。

    而且,占地面积还和完工的“蓝星-闪耀-1”一样,只有通常超算占地面积的25%,仅80平方米左右,还多了一层热能收集温差发电系统。10倍算力下,却只有“蓝星-闪耀-1”一样的能耗。

    想到能耗,马由让星儿查询了一下钱塘市那边的蓝星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情况。得知能源转换效率已达22%,几乎是前世2021年左右的水准。

    当然这种产品是严格保密状态,只用于蓝星集团内部,将来对外尤其是出口的产品,按惯例得降档,再根据销售和市场份额逐渐升级。目前已开始在蓝星集团的各个工厂厂房、办公建筑屋顶安装。估计10月份,蓝星所有旗下工厂都能安装上光伏发电装置。

    但微光发电玻璃虽研究院提供了生产制造工艺,现在还是有一些实际问题没有解决。不过他也不着急,有空给他们点拨一下。他计划蓝星的所有建筑外墙,都要安装这种发电玻璃。建筑表层面积,可比顶层大了好几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