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去国外淘宝-《脑域科技树》
第(2/3)页
“如明开创嘉定派竹刻的竹刻大家朱松龄、制玉大家陆子刚、制铜手炉大家张鸣岐、制墨大家方于鲁、版刻大家黄应光,还有明式硬木家具的兴起、明宣德炉的竞相仿制。”
“明代的古玩典籍也不少,最经典的为董其昌的《古董十三说》,曹昭的《格古要论》,文震亨的《长物志》。古董一词也出自董其昌所说的赏玩骨董。”
“康乾是古代收藏热形成的第四个时期。着作有谷应泰的《博物要览》,这是是一部资料性汇集的古玩着述,十二卷分列碑刻、书画、铜器、窑器、砚、漆器、奇石等鉴赏。此外,《博物要览》基本上分别评定了碑刻、书画、青铜器、瓷器在中国文玩器物史的历史文化地位,对后世文人主要追求金石碑帖的收藏颇具影响力。”
“清末民国初年应该是古代收藏热形成的第五个时期。”
“最后,就是从93年起,古玩行业再度复苏,逐渐兴盛。”马由还有一点没有说出来,现在古玩界整体而言,还处于起步焦段,价格也还没被炒作到高不可攀的地步。
潘家园这里店家的古玩价格,比潘家园地摊上的高了不少。动辄上万、十几万。捡漏的概率极低。但未来这些古玩的升值空间也很巨大。再过10多年,几千万的古董也比比皆是。而且大多是有价无市,市面很难看到珍品古玩随意出售。大多是拍卖会,才得以一见。
今天马由选择的100余件古玩中,不乏国家级文物,甚至还有6件的国宝级重器。国家博物馆也因经费原因,无法从市场上将其全部收藏。因而有流失海外的风险。
想到这里,马由突然觉得自己没必要只盯着国内古玩市场。欧洲、北米都有不少类似的古玩街区,那里有大量的华国古玩,西方人没有鉴赏能力,国内企业家也正在创业,还没有多少闲钱去淘宝。捡漏的机会还更大。
而且在国外捡漏更有成就感,现阶段华国古玩价格还没有被恶意炒作。反而西方古董、字画炒作空间更大。可用西方人喜欢的宝贝,置换不被他们重视的华国文物。
西方那些博物馆、私人收藏手中华国的古玩数量数量巨大。
据不完全统计,流失海外的华国文物中,英国收藏约130万件;法国约260万件;倭国约200万件;德国约30万件;罗刹国仅敦煌遗书就有1.2万件,仅次于华国本土;加拿大约20万件;米国近30年来流入的华国文物约230万件……
将他们从华国抢走、盗走或者骗走的古董拿回国,任何手段马由都没有顾虑。
一个下午时间,马由十分放松。一边鉴赏琳琅满目的各种古玩,一边在脑海中寻找查询各种古董资料。还分出一份心思,回答王晓梅的各种问题。小姑娘玩得很尽兴,在马由指点下,收获了5、6件宝贝,心满意足回到家里。
马由也回到星雨轩,陡然从闹市回到这京城市中心难得的安静之处。心情也很快平静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