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说是巧合你信不信-《我在大宋整挺好》


    第(2/3)页

    要说贺不凡也算是个人物,看其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不仅高中了进士,还外放了一任知县的实缺,说起来也算前途无量了。只是他遇到了被人称为“克星”的十一哥,“无量”也不知会不会变成“无亮”。

    此时贺不凡正快步走着,矮小的书童小腿急跑才勉强跟上,嘴里却兀自问道:“公子,驿馆住不成了,今晚咱们住哪啊?”

    贺不凡暗叹口气,嘴上却硬气地说道:“丹阳知县本是我的同年,大名府梁中书乃是他的舅父,年前便听他说要送生辰纲去大名府。刚在城内见到了他家的管事,定是乔庄成商队护送生辰纲去大名府的,你我便去与他们同住同行。”

    小书童小声嘀咕道:“公子不是说那是些粗人吗,与粗人同住同行没得辱没了身份。”

    好在书童的声音极小,贺大人没有听清,否则贺大人怕是要再次发飙。

    在大宋朝,任何一支商队都是不容小视的,因为无论多么不起眼的商队之内都会有带着刀枪的护卫。敢在大宋朝做护卫的,一般都有几把刷子。

    宋朝的商业堪称五千年历史中最繁荣的,但只有身处其中才会知道,货通南北依靠的从来不是货船与驮马,而是护卫的刀枪。大宋朝的盗寇、山匪、蟊贼之多,与大宋朝的商业同样闻名于世。商队南北走上一趟,简直就是一场小规模的远征,中间不知要经历多少场厮杀危机。

    当王进看到丹阳县公人假扮的商队时,不禁点了点头,其中的护卫确实都是些好手。

    田十一与王教头所见的却又不同,他看到的是贺不凡贺大人。仅仅隔了一顿饭的功夫,两个人再次见面了。

    贺不凡虽是丹阳知县的同年,来的管事也确实是见过贺大人的,但管事并未得到知县大人的授命,再加上此行责任重大,抵死也不肯同意贺不凡的同行请求。手机端sm..

    说了许多好话那管事也不肯允其同行,贺不凡不得不用出杀手锏。一锭银锞子塞过去,四十余岁的管事这才满脸为难的答应下来,但却说明一路上的花销还需贺大人自己出钱。

    大小眼的贺不凡总算松了口气,一回头却见田十一正愣愣地望着他,脸腾的一下涨红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