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处已经临近黄州,因为担心淮西黄州守军来救援陆秋,信阳军以最快的速度打扫完战场,迅速向安州府退去。这一战大获全胜,一万五千捧日军叛军几乎伤亡殆尽,信阳军的损伤却少之又少。反到是一直在敲边鼓的骑兵摔伤了不少士卒,因为夜里骑马本就是件挺危险的事。 眼见淮西黄州守军没有出动,陆秋又已全军覆没,信阳军便没有回安州府,转了个弯直接去光州府与十一哥汇合了。 如今的光州已经成了征讨淮西的最前线,自然应该将主要兵力放在这里。 此时的赵梅儿正在与田十一争辩着,只不过用的是信阳军监军的身份,而不是田十一女人的身份。 赵梅儿认为杀光陆秋和一万五千捧日军叛军没什么不对的,但这方法却过于歹毒了些。 古人都信因果,赵梅儿担心如此狠毒的作法,会为自家的男人和田氏一门的子孙后代带来厄运。 对于赵梅儿与自己争论这事十一哥是不生气的,反而还有些感动。这位公主殿下,如今已经完全将她自己当成了田家人,考虑问题也会从田家的利益出发,这又让十一哥如何不感动。 可感动是感动,赵梅儿认死理这事却有些头疼了。 最终无奈,田十一从孙友爱腰间抽了天赐盟打造的钢刀出来。 十一哥指着钢刀告诉赵梅儿,这柄刀若是握在贼寇手里,杀的便是良家百姓和无奈的良民,如此说来这柄刀就是有罪的。可这柄握在天赐军士卒的手里,斩杀的便是作恶多端的贼寇,还有叛出大宋的罪人。如此一来,这柄刀就是善的,起码是惩恶扬善,那便是无罪的。 说白了,无论多歹毒的计谋和武器,都只是一个工具,最重要的是掌握这些工具的人。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恶,还是要看你怎么去用。 杨一和杨二对田十一的说法大加赞同,同时说自家的赵三不太懂事,十一哥莫与她一般见识,待娶过门去再好好调教就是了。 杨一杨二这是在担心,自家的亲生女儿太倔,万一人家田盟主不想要她了可咋整。生米都煮成粥了,人家不要那就全完了。 赵梅儿从不认为田十一会因为些许争论就不娶自己,所以毫不在乎的借题发挥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