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达成协议-《我在三国当名师》
第(2/3)页
所以林川则回去准备一些事务呢。
另外豫州这边,何进和董卓进来的人,在林川这边特意的安排下,已经顺利逃了出去。
但是,何进和董卓这边,可以说也是损失惨重吧,前期因为都是敌人,所以太史慈等人下手都比较狠,不管你是谁的人。
各方,这次进来的人,基本没有身上不带伤的。
其他诸侯的人,也都纷纷落网呢,至于那些没人认领的人,也都被就地正法了。
而外界的诸侯则正在与豫州这边积极商谈。蔡邕这边全权负责,已经在与他们各家商谈了,明确表示,豫州的事情,事不过三,再来的话,就不要怪豫州这边翻脸呢。
很快各家支付了很大一笔费用和物资,把人都赎回去呢。
至于林川这边为什么没杀。主要是还没到时候,这时候把他们逼急了,要是这些人鱼死网破的话,会很麻烦的。
虽然明白这些人的想法,不给豫州变革,但是基本上豫州这边已经来不及呢。
林川在变革之前,就已经明确了,变革只需要一个声音,凡是第二种声音大,统统打死。
所以林川这边之所以做这个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把豫州这边,存在多年的暗线给彻底拔除掉,还有那些两面三刀的人。
毕竟这些人太过危险了,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恐怕后面会有麻烦的。
至于那些诸侯们派进来的人,林川并没有打算对他们怎么样。
林川只是在利用他们罢了,到时候还能赎回一大批物资,也是一件好事。
而这一次,豫州的计划可以说很顺利的完成了,基本上豫州内部,很多暗线全部被肃清掉了。
林川反复的去各地,慰问那些中低层干部,以及一些高层干部。基本上已经把豫州内部的,以及在林川内部这边的暗探,都已经全部肃清完毕了。
至于民间还有没有,那就不清楚了,因为豫州民众实在人太多了,不可能一个一个去探查的。
但林川觉得,基本上99%的暗探都已经被肃清完毕了。剩下的估计都是一些小杂鱼,不是太重要的人。
所以林川这边的任务完成得很成功,也很完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快速的让整个豫州进入变革的正轨当中。
在加上秋收在即,后面的很多事情应该就会顺理成章了,再也不会有什么阻挡的力量过来了。
要是谁在这个时候捣乱的话,估计就是十三州的敌人了。
毕竟秋收的问题是个重大问题,如果一旦粮食不够的话,会死很多人的。
所以各州的领导人都明白这一点。
随着豫州关外,各路势力的人以及代表纷纷撤退了,回到了他们的领地之中。
至此十三州又再次陷入了平静当中。
暗地里也没什么太大的动静,但是,林川这边正在积极地与陶谦那边构建着联系在,秘密的联系着。
曹操那边,在平定了青州之后。很快便回到了雍州,处理了一些事务后,已经在前往豫州的路上了。
袁绍那边也是,把兖州的事情安排好之后,也在赶来豫州的路上。
孙坚那边,在扬州这边基本上全部平定之后,也在赶来豫州的路上。
经过那么多事情之后,四个人又再次汇集到了一起,地点确实在豫州这边。
但是这一次碰面,意味着很多东西,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呢。
现在每个人手上都有了一定筹码,和足够的实力与那位抗衡了。
林川其实想把这个联盟继续持续下去,不管对谁都有好处的,只要可以一直维持下去,对谁都有好处的。
毕竟还没到最后的时刻,只要他们这个内部稳定,那位就不敢轻举妄动呢。
加上自己这边正在策反陶谦那边,只要不声不响的把陶谦那边的暗线全部解决掉之后,这又是一股力量。
七州的力量加在一起,完全可以抗衡那位。
如果,再加上何进和董卓那边的话,那就是一个很不确定因素呢。
所以基本上,大势都把握在林川他们这边。
从一开始他们都是最弱的那一批人,哪有现在的强势。都是一步一步的走过来,可以说很是艰辛。
林川也见证了一些,从最初的赤子心,慢慢变成了野心之辈,也很是感慨。
自从豫州的事情平定之后,各州开始都着重重视他们的农业发展了。
尤其是青州和扬州,兖州,并州这四个地方,这四处地方损失尤为严重。都算是比较严重的地方。
但是好在各州的暴民都已经被安抚完毕了。并没有进行太大的暴力镇压。那些暴民也意识到了,如果再不配合的话,就真的完了。
所以各州的事务也都纷纷回到了正轨当中,至于各州筹备书院的事情,也都无限期延后了。
大家都开始准备秋收的事情呢,这是接下来十三州的一个重大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