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阴差阳错-《农门厨娘:王爷请尝鲜》


    第(3/3)页

    “云知府。”此人是宁伯笙的亲信,太河的知府,为官清廉,颇受百姓爱戴,所以一眼就认出来了。

    他没想到,阴差阳错竟然就到了太河,而且还恰好就在知府的家中。

    “王爷怎么会?”后面几个字被他自动消音了。

    因为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不能直接质问,堂堂的王爷为什么会从他家的枯井中出来。

    “此事说来话长。”宁伯笙三言两语的说了事情的经过,省去了很多不能说的。

    知府好奇的往枯井看了一眼,“从这里真的能到兴城?”因为此处是府里比较偏僻的地方,所以也没人记得,这里到底有没有枯井,免去了祝圆的麻烦。

    一群人就站在枯井边上说了很久的话,知府瞧见几人脸上都带着疲倦,终于想起来此处不适合招待客人,于是将人请到前面,好茶好水待客。

    只不过太河饥荒严重,知府以身作则,府里拿不出好东西来。

    宁伯笙他们并没有嫌弃,见识过了兴城鱼肉百姓的,将难民赶到城外的做法,太河知府的做法,深得人心。

    “太河的饥荒如何了?”宁伯笙问完,知府脸上出现的悲悯,“有很多百姓都饿死了,是下官无能,请王爷恕罪。”

    他直直的跪在宁伯笙面前,为那些死去的百姓流下滚烫的泪水。

    一个人的情绪是无法假装的,宁伯笙和祝圆都看懂了他眼里真真切切是在为百姓担心。

    这是一个好官,宁伯笙如何忍心说他的不是,亲自将他扶起来,“当务之急是找到赈灾的方法,才能救更多的百姓。”

    两人就太河的饥荒,还有粮食的来源,要怎么保证难民能吃饱等问题,商量的热火朝天。

    祝圆插不进他们的话题,便去找柏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