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四十七?”李白一怔,然后笑笑,道:“放心吧掌柜,我一向言出必行。”说着,李白解下腰间钱袋,递给小二,说:“这里面有三根金条和不少银铜,你先收着,只要你肯告诉我朱襄的踪迹,那么,今天之内,我定叫人来再给你四十五根金条。” “四十五?”掌柜一怔,笑笑,道:“我看你像是一小侠士,就信你一回。但我也是个实诚人,所以不会多收你一根金条的,到时你再给我四十四,凑齐你说的四十八根就好。” “唉!”李白摇头不禁一叹,没想到掌柜居然不识数。但李白也不想多做纠缠,只想问清朱襄踪迹,于是直说:“好吧!就四十四!那掌柜你仔细说说看,你是在何时何处见的朱襄?交谈过些甚?还有他后来又去了甚样地方?” “小爷,这说来可有些话长,咱坐着聊!”掌柜不紧不慢,拿着李白那钱袋一边左看右看,一边说:“这事还得从两年多前讲起,那时候的我,还是我父亲手下一个跑堂送货的小伙计,每天就按照我爹吩咐,驱车赶马拉着各种货物,去送给大匡山上的那些个道士。” “大匡山?”李白凝眉:“道士?” “不错,就是大匡山!”掌柜:“小爷,这大匡山可是个福地儿,山深处更藏着一个道观,里面的道士个个都会上天,来无影去无踪,简直厉害得不行。” “但奇怪的是,如此福地儿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只有像我这样给他们送货的人才知道。更更奇怪的是,这道观它会遁地。” “遁地?”李白懵。 “是遁地!”掌柜讲得入迷,道:“因为只有按照那些道士给的日子去找,方才能见到这道观。而若换做平时,那么别说是道观,就连半个道士你都不得见影。一切的一切,便像是遁到地下那般没有踪影,无论怎样找都无用。” “当真如此神乎?”李白好奇:“那大匡山中,真有这样一座道观?” “当然是真!”掌柜想都没有多想,笃定道:“两年多前,朱襄找到我,说让我带他去这道观里走一遭。我没敢同意,因为那些个道士嘱咐过我,说只能我一个人去;可是!” “可是这朱襄实在太牛气了!”掌柜忽然惊道:“他就像能听到我心里在想甚一样,不用我多说,他就知晓我想说甚。后来我就答应破一次例,带他去往那座道观里。而他为了做报答,就在去的路途当中给我讲了不少茶道。” “可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才刚刚进了道观,一道士就过来给了我些银两,将我打发走,并嘱咐我从此以后不准再来。朱襄也嘱咐我,说千万更不能把他的踪迹告诉别人,否则我道出之日,就是我茶铺被砸之时。” “我不傻,知道是自己犯了例,所以没敢怪这些道士。”掌柜说到伤心处,一顿,才接着道:“倒是那朱襄,我还想再见他一面,让他再传授我一些茶道学识,因为我喜欢这个。于是我就躲到一旁,想等朱襄出来,可怎料到,这道观‘嗖’的那么一下就遁到地下不见了。” “我等了三天三夜,也没见道观出现,更没有见朱襄出来。往后我也去找过觅过,可仍旧是甚影也不得见。” “嘶!”李白听后倒吸一口凉气,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若有所思刹许后,不敢置信的问:“这就是朱襄的踪迹?没有甚样遗漏?” “当然!”掌柜:“我说的句句是真,这就是朱襄的踪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