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行的真谛-《极道之上》


    第(2/3)页

    人类随着观念和感情的互相推动,精神和心灵的相互为用,人类便日益文明化。每个人都开始注意别人,也愿意别人注意自己。于是公众的重视具有了一种价值。最善于歌舞的人、最美的人、最有力的人、最灵巧的人或最有口才的人,变成了最受尊重的人。这就是走向不平等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走向邪恶的第一步。

    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人生的价值决定权在于自己。

    自然界中很少有不平等的现象,当今世俗界风行的不平等现象,是人类在求生存和进步的过程之中,人为逐渐衍生而成的。

    追求幸福乃是人类活动的唯一动力,因而他能够区分两种情况:一、由于共同利益,他可以指望同类的帮助,这是一种稀有的情况;二、由于彼此间的竞争,他不能信任他的同类,这是更稀有的情况。在第一种情况下,他和他的同类结合成群,或者至多也不过结合成某种自由的团体,这种群体并不拘束任何人,它的存续期间也不会超过,促使该群体形成的,那种临时需要的存在期间。在第二种情况下,每个人为了力求获取自己的利益,如果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力量,便公开使用强力,如果觉得自己比较弱,便会使用巧智。

    浩烟大陆世俗界的历代王朝,都是以政治为唯一最高手段。因为人们有足够的理智,来觉察出一种政治制度所带来的好处,但却没有足够的经验来预见政治制度的危险。而最能预见弊端的人,恰恰是指望从弊端中获取利益的人;而且,就是那些明智的人,也认为应该决心牺牲他们的一部分自由,从保存另一部分自由,如同一个负伤的人把一只臂膀割掉,来保全身体的其余部分一样。

    在一切动物之中,区别人的主要特点的,与其说是人的悟性,不如说就是人的自由主动者的资格。

    人与禽兽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有自我完善的能力,而禽兽没有。

    人类之所以要拥戴一个王者,为的是他能保证人类不作任何主人的奴隶。

    人类看见自己的同类受苦,天生就有一种悲悯感,从而会使他为自己谋幸福的热情,受到压抑和限制。

    人们常说生命是很短促的,本宫认为是他们自己使生命那样短促的。由于他们不善于利用生命,所以他们反过来抱怨说时间过得太快;可是本宫认为,就他们那种生活来说,时间倒是过得太慢了

    生活过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在寂寞无聊中,一个人才能感受到,跟有关思想的人在一起生活的好处。

    自然状态是每一个人对于,自我保存的关心,最不妨害他人自我保存的一种状态。所以这种状态最能保持和平,对于人类也是最为适宜的。

    明悟与实用的结合,就能产生明确的概念,就能找到一些简便方法,这些方法的发现激励着自身,而方法的准确性又能使心智得到满足,原来枯燥无味的修行,有了简便方法,就会变得令人感到有趣味了。

    老壮功夫少始成。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道理,而是在于教他如何去发现道理。

    当一个人专心致志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定会成功的。

    本宫深信只有以德为道的修士,才能亘古的护卫这片寰宇星空,自己的一方净土。

    修行的真谛秘诀,就是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