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瞬息亘古-《极道之上》


    第(3/3)页

    若论修道,古有两等修法:有清净而修者,有阴阳而补者。清净而修,即炼虚一著,不必炼精炼气。但非上等根器,不能语此。若果根蒂不凡,从此一步做去,都是顺天地自然之道,人身之中,原有阴阳坎离、乾坤阖辟、日月水火、升降进退之机,犹天之运行,皆自然而然,无须为之推迁。但只一正其元神,使之不知不觉,无思无虑,那清空一气,浩浩荡荡,自然一呼一吸,上下往来,如乾坤之阖辟,日月之往来,水火之升降,阴阳之否泰,进退如此而已。

    虽有火候,不过清心寡欲,主静内观,使真气运行不息而已。虽有进退升降,不过以真水常升,真火常降而已。

    道本无言,有言皆障。然为教化众生,不得不权立虚名,以为后学津梁。既有言矣,则言必由衷,发皆中节。此诚笃实之论。酌于古而不谬,准之今而咸宜。无虚饰,无妄吐。不须文采,何事繁多;单传直指,立见性天。

    大道之要,不过神气二者而已;但有先后天之别先天元神,体也;后天识神,用也。无先天元神,大道无主;无后天识神,大道无用。用工修炼,必要于混混沌沌、无知无觉时,养得先天元神以为主宰;然后一惊而醒,一觉而动,发为后天识神。此个识神,非朋从尔思,憧憧往来之私识,乃是正等正觉之元神,因其发动而有知觉,故曰识神。

    此识一起,即纷纷扰扰,恶妄杂念,纷至沓来而不已者,就堕于私流于欲,而不可以修行。惟有一心了照,矢志靡它。如此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神凝而息可调,息调即丹可结。

    识神,其是即元神。天心为主,元神为用。巧使盗机,返还造化。

    “地母大人,小子已全部说完了。”阿浪朝着远处朦胧的殿宇,躬身一礼道。

    阿浪的话音未落,地母倏地又大笑起来,似龙鸣如凤啼般的笑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清脆嘹亮,随即一道虚幻人影,毫无征兆的出现在了,阿浪和琦儿两人的面前。

    阿浪和琦儿两人,只觉得身躯一颤,随即跟着地母又出现在了无垠寰宇之中,两人眼前的景物在频繁变动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星域,自身旁擦肩而过,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物种亦是在两人的眼前,一一掠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