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箭响戌火红4-《宋春归》


    第(2/3)页

    天色渐渐明了起来,已经是黎明时分了。萧干和他的手下甚至都不用去看前面逃跑的宋军,而是只沿着地上东一件、西一件的衣甲兵仗等物就知道宋军是逃向哪里了。

    快要过了固安城了,隐身在岸边茂密草丛里的刘李河河面上,升腾起一团团的白雾,时而被风吹散,时而又聚集起来。萧干扫了一眼东方发白的天空,脸上冷冷的笑意渐渐消失,眼神变得像饿狼一样凶残、无情。

    相比之下,焦安节则要幸运的多。留给焦安节的,是一段没有追兵的逃亡。萧干已经带着人马向东南方追赶刘延庆去了。而耶律大石的人还在执着地攻打着大营。

    焦安节自然不肯沿着刘延庆、萧干等人的路线走,等萧干收拾完了刘延庆,回过头来,自己岂不是自己给萧干送上门吗?

    所以焦安节当机立断,选择了迎着刘李河南下,而不是顺着刘李河左岸南行。排出熟悉道路的骑军,先向前去,查探出能渡河的桥,然后率领自己的右军迅速过河南下。等大军过后,焦安节还命人将刚才那座桥砸坏,掉入水中,焦安节才放心离去。

    过了刘李河,走不过十多里路,便是涿州城北的胡良河了。从这里已经能看到涿州城的城头了。上面的旗帜也依稀能分辨出形状了。焦安节顾不上腹中饥饿,催促大军快行。他可不像刘延庆,丢下中军步军,只带马军就逃了。他可是把步军也都带上逃命的,等到了番兵追杀的时候,步军好歹还能列成阵,抵挡一番。

    胡良河水浅河窄,一万多马、步军东西排开来,各找合适处开始渡河。有骑马过河的,有结伴牵手过河的,也有在河窄处搭上木板作桥过河的,原本也有两处小桥,都挤满了过河的人。一万多人,一个多时辰才渐渐渡完。

    焦安节早已骑上马往前赶路了,后面只剩下些步军,渡过河后正慢慢按着队伍集合起来,一对对向南赶路。

    路顺着涿州城东半里地外蜿蜒南去,这时候已经是寅时末了,已经能看到涿州城墙上值守的士兵来回巡逻了。还有站在城头的士兵向逃走的宋军这里张望,如果走到近前,还能看到城上的士兵眼中的怜悯。

    辛苦赶路的士兵只是匆匆而又好奇地向涿州城头望上几眼,然后就继续向南,向南。

    忽然有宋军发现,城头上的士兵正用兵器向北面不断地指着,离的远,几乎听不到喊什么,宋军却明白北面应当是有什么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