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商队-《进击的小地主》


    第(3/3)页

    也许明年就可以给他定亲了?他们家虽然不算富裕,但比起其他的普通农户还是稍强些,而汤宛容家里瞧着也不是很有钱,两家也算门当户对,这事有门路!

    苏氏越想越是心里欢喜,不过如今时日尚早,还是不说破为好,让两个孩子再熟悉下彼此才是。

    转眼寒冬腊日,今年的第一场雪迟迟不下,老人们都说过年会比往常冷上许多。

    苏氏赶紧给两个孩子多纳了几件棉衣,有备无患。又怕到时候寒冷不方便制作坛子肉,于是便再招了四个人。

    这会儿田地里的豆子番薯都该挖完了,除了些萝卜白菜再无其他作物,冬日是土地修生养息的好时候,也是农户们得闲之际。

    四个人很快就招齐了,加上平日里几乎天天来报道的那几个固定的妇人,总共有十一个。人多力量大,每天生产的坛子肉有上千坛,小半月下来,扣去每日运输走的能储存几千坛子。

    “再做半个月大伙就放假吧!”苏氏瞧着那堆满的储物室,笑着呵出一口白气。

    看天色约莫过几天就该下雪了,到时候彻底冻起来就不好工作啦。木棚底下虽然种植了一圈地肤子防风隔火,但是区区植物哪能抵住寒冷,室外就是室外,下雪天待久了受不住的。

    “都说今年会很冷呢,”江嫂子带着手套在不远处劈竹片,一点赞同道:“今年早些歇息也好,忙活了一整年,你们家可好好过个冬吧!”

    有个妇人应和道:“可不是,村里人都说苏娘子最是勤劳,做个营生刮风下雨全年无休,我们是自叹不如呐!”

    “可不能这么说,”苏氏仔细翻晒着今年最后一批黄豆酱,“我这风刮不到雨淋不着,哪能找着借口休息呢,何况答应人家的总得做出来不是?”

    趁着日头尚好,赶紧把黄豆酱再做两缸出来,一旦下雪,什么都晒不了啦!

    “老祖宗说天道酬勤,勤奋的人才能得到老天爷厚爱。”金兰接过话头感叹道。

    “可不是,所以苏娘子才盖上这么大的新屋啊~”另一个妇人笑着道:“哪怕今年再冷也冻不着你们,呵呵。”

    “说起这个,昨天还听周大娘说上河村来了一个北方的商队,卖些皮毛什么的,据说制作非常精美!”金兰停了停手上的动作,跟她们分享起来自于隔壁的消息。“这两天应该就会来我们村,若是今年寒冷,可需要备些皮毛?”

    江嫂子侧耳听着,完了摆摆手道:“皮毛太贵了,有那个钱还不如多做几件棉衣呢,我们这边总不能冷过北方去。”

    其他几人点头附和,是这个理,即便有某年特别寒冷,也只是少数而已。

    苏氏倒是挺好奇的:“不知除了皮毛可还有些什么?”

    “这两日留意着打谷场,到时候看看便知。”

    打谷场是村里嘴开阔的平地,但凡有什么集体活动都会聚集于此,一些行走的货郎有时候也会在那边歇脚卖货。

    隔日,那个北方商队果然来了。一个个高眉大眼,就面容来说与他们形象上略微差异些。

    叶箐箐听闻到消息,也跟着跑来围观,瞧瞧有没有什么稀罕些的有用物品,为此她还带上了自己的零用钱。

    这个商队大约十余人,风尘仆仆的,其中两匹骆驼,剩下的全部牵着马。马背上捆绑着货物,被拆下来一一摊开。

    叶箐箐大致扫了两眼,不由有些失望,这些显然是别人挑剩下的一些残次品,鸡肋得很。

    想来也是,田心村距离石安城半个时辰的路程,他们肯定是先在城里卖货,随后才一个个村庄游走而来,到他们这里不知经过多少轮了。

    “乡亲们都看看哈,我们也赶着回去过年,这些都便宜卖!”领头的胡子大汉操着浓浓异乡口音,笑呵呵的招呼大家上前。

    苏氏重点翻看了下皮毛,虽然粗糙了些但胜在厚实,抬头问道:“这个怎么卖呢?”

    胡子大汉翘起两根指头,笑道:“只要二两银子便可,夫人看看这么大件的黑羊裘,暖和又不易脏污,一件可以披十年之久!”

    “二两太贵了。”苏氏摇摇头,不同皮毛不同价位,即便是同一种类也分不同等次,就手上这个实在算不上好。

    她就是想着叶志风每日早早起床出门,寒风冷冽,需要个裘衣好挡风啊。

    胡子大汉见她是个识货的,忙问道:“那夫人觉得多少合适?”

    苏氏笑了笑,道:“你也说赶着回家过年,免得家中妻子孩儿久等,不如便宜些,一两银子卖给我。”

    “那不行那不行,”胡子大汉一听被砍掉一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一两银子血本无归,这生意不能做!”

    苏氏正要接着开口说服他,不知何时过来的叶箐箐扯了扯她衣袖,道:“大叔不妨听我一言。”

    两个正讨价还价的人闻言同时低头看她,叶箐箐笑眯眯的:“大叔可是从很远的地方跋涉而来,不知路程需耗费多长时日?”

    胡子大汉一心想快些脱手货物,被打扰不由略微不悦,还是好声好气道:“远着呢,紧赶慢赶也要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确实够远的,叶箐箐点点头道:“那么你们那边肯定没有吃过这东西。”

    说着双手奉上开坛的酱肉和酱鱼,她当然是有备而来。

    胡子大汉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

    叶箐箐在坛子里放了几双筷子,笑道:“大叔尝尝看,若是运回你那边可受欢迎?”

    泰然商行虽然有运了不少货物到其他城镇去卖,但是古代运输业不发达,他再有能耐也很难做到销往全国,在偏远的北方定然不曾吃过这个。

    旁边的苏氏目瞪口呆,没想到箐箐居然打这主意!

    胡子大汉千里迢迢过来一趟当然不仅售卖而已,回程还得运送南方特有的货物,此时闻着鼻尖的酱香味,没有多加犹豫,拿起筷子尝了尝。

    冬天气候寒冷,酱肉有些黏住了,叶箐箐稍微加热过,尚有余温并不是油腻腻那种,一经入口,爆出麻辣鲜香。

    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