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魔族青年有些茫然,周围人表情疑惑,均不是太明白。 十三郎轻叹说道:“对方刺的是咽喉,那就让她刺,刺破大不了一个窟窿,受伤虽重但不致死。你若低头,就变成用脑门去撞,结果会怎样?” 小不点一旁挥舞拳头,大声叫道:“识海中剑,死定了!” 还是那个原因,修士的身体与凡人不同,致命的位置减少,但无论如何,无论哪个修士头颅被刺入一把利刃,结果都只有一个:不死也癫。 听到这番解释,周围人恍然的同时忍不住各自打个寒颤,心里想这是切磋技艺不是生死搏杀,如以这样的姿态上场,刚才会不会早就死了人? “你的问题少些,可......” 十三郎将关雁秋的剑还给她,说道:“似乎下手不太果断,是要手下留情吗?” 周围人同时一顿,关雁秋自己也楞了下,认真思索片刻方才启齿,回答道:“不是手下留情,的确有些犹豫。” 十三郎平静的目光望着她,问道:“为什么?” 关雁秋不知该怎么说,有些着难。 十三郎说道:“他以精血涂剑的时候,你有机会催动法力将其打断,为什么没有那么做?” 关雁秋忙回答道:“这是规矩,我的修为强于魔族道友,不能以力压人。” 十三郎问道:“谁订的规矩?” 关雁秋愕然说道:“没有谁订,大家都知道。” 十三郎说道:“以精血增加剑势威力,不算违反规矩?” 关雁秋认真点头,回答道:“修为不变,手段可以随便施展,不然的话,怎么能体现真实战力。” 十三郎不再追问,转回身,目光朝周围横扫一周。 “你们也都这么认为?” 二十余人,除极个别学子态度不明,余者尽数点头,有几人壮着胆子开口解释,将这条不成文的规矩介绍给十三郎听。有人不忘为十三郎说明,所谓规矩不过是友好切磋时候才会用到的“俗成”,从来没有以文字、甚至连口头表示都没有。这便意味着它不正式,没必要太认真。 “这种规矩不合理,得改。” 不等每个人表达意见,十三郎做出结论。神情格外认真。 “切磋是好事,规矩也是好事,但它们彼此不合拍。” 抬手指指双方,十三郎说道:“灵魔之间仇恨万年,再怎么说切磋,心里也难免会有争胜;想赢怕输。想遵守规矩又怕对方取巧,想取巧害怕被对方嘲笑,这样打起来......缚手缚脚,人累心更累,完全没有意义。” 十三郎说道:“我看不妨这样,真想切磋就不要灌输法力,换上木剑,纯以剑势比斗。如此根本伤不到人,随便怎么打都行。” 有人不同意这条建议。大着胆子说道:“没有搏杀时的灵犀一瞬,没有危险时的压力催逼,切磋不是变成演戏......咳咳,师兄见谅,我的意思是,这样如何能够提高?” 十三郎反问道:“刚才你们打了几场?” 有学子回答道:“四场,加这场五场。” 十三郎说道:“四场都没死人,甚至连个受伤的都没有。也能叫搏杀?也能说危险?” 众皆愕然,没有谁能回答这句话。 十三郎严肃说道:“切磋技艺。关键不在于切磋,而是技艺。所谓技艺,就是纯粹的技巧,没有杀意,没有生死,甚至可以将其理解为艺术。战斗首先要掌握技艺。之后上了战场,如何运用理解,怎样用它杀死对方,每个人的办法都不相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