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郎中郭开-《醉枕美人》
第(2/3)页
战国时期,如果说秦国是一头巨壮的雄狮,那么蛰居于它东北部的赵国就像是一只凶狠的猛虎。
赵国建国之初,形势极为险峻,号称“四战之国”,处于秦、齐、魏、韩、燕五国和剽悍善战、惯于军事掠夺的游牧部族包围之中,也是七雄中兵力相当强盛的国家。粗犷辽阔的大平原铸造它博大的胸怀,雄视巍娥的太行山塑造它强壮刚健的体魄,亦令其盛产出如赵襄子、赵烈侯、赵敬侯等纵横豪迈的大国君。其崛起速度之快,出乎天下人意料之外,足令六国为之侧目。
直至赵武灵王的时代,他发动了一场军服改制运动,由长袖宽袍重盔在身、表面威风凛凛而实际受制衣累削弱战斗力改至如游牧民族般短衣长裤而作战骑马灵巧方便,虽然这场改制曾使汉文化优越感的保守贵族大为不满,但这胡服骑射确能将赵国将士骨子里的野蛮、暴力自由无误地挥发出来。强盛时期的赵国方圆三千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称雄于天下,即便是商鞅变法之后变强以后的秦国也是被赵国抑制四十余年而不得出函谷关。
而赵国,亦好像是天生盛产将领谋士的地方,将领赵奢、廉颇、李牧、司马尚,文臣触龙、蔺相如等等,都能尽心辅助赵国无惧地抵挡秦国的侵扰。事实上,同属赢族子孙的赵国与秦国芥蒂之深,也从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与之相比,原璧归赵与渑池之会便可见一斑。
然而,在战争的世界里,只有在沙场上相拼,才能分出最终的胜利者,赵国与秦国的均势直至两年前的长平之战才分出强弱。
此次邯郸之战,垂暮的赵国虽得信陵君及春申君力助,在魏国及楚国的帮助下击退秦军,解除了灭国之危,但本该强盛的国家经长平之战后损失四十万精壮的男丁以致国力大弱,至此,秦国与赵国强弱已分。从此之后,赵国只能被动防御,再无主动出击之力,只能等待秦军的铁骑踏破国门,迈上一统六国的步伐。
在李御的记忆里,这场邯郸之围最终是以赵国胜利而告终,也打破了秦国及早一统天下的美梦。因此他一点都没有担心,只要好好保护他自己不挂掉就可以了,有机会就摘点胜利果实,他现在可是赵国最年轻的将军。
“父亲。”
回到营地的主帅营帐,李御就看到在灯下读着竹简的父亲,心中流淌着暖暖的触动,有点激动地叫了一声。
“你回来了,累了一天,早点回去休息。”看到儿子回来,李御的心里也才安定了下来,脸上却依然保持着那严峻的神色。
“嗯,父亲也早点休息,明日秦军还有可能攻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