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邹衍眼里,扶苏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少年。 他说话总是很质朴,透露着一股让贵族不舒服的土味。 可邹衍很欣赏。 他很喜欢有泥土气息的为上位者,当然也很喜欢比较接地气的大秦的未来接班人。 更让他惊喜的是扶苏的武功可不弱。 这意味着这是一个接地气但很具有武备意识的储君。 接地气就意味着这个少年不会对天下盘剥过甚。 武德充沛则意味着这个少年有很强的对外开拓的那种精神! 于是,邹衍进城的时候赞美道:“长公子人中龙凤,天下之幸,万民之幸。” “我没那么大能力,不过是多了点以己度人的想法。”扶苏道,“先生此来可有教我?” 邹衍道:“太傅天下名臣,哪里用得了我等劝谏。” 他这话本来是客气的一种说法,也是开始长篇大论的一种常见的象征。 就比如说我们求人办事,打电话的时候开头往往会说,啊,你最近挺好啊。 可扶苏质朴啊,他立马赞同:“太傅学究天人,无所不通,我在身边获益良多。” 邹衍:“……” 这孩子怕不是个傻子吧? 徐福更是奇怪地看着扶苏。 你不懂什么叫场面话吗? 扶苏不懂,也不想懂。 他接着说道:“不过太傅也说,一人计短,要多听取更多的意见。邹夫子天下之名士,并非那种腐朽的儒生,定然可以补充一些我们还不太懂的。” 邹衍哑然失笑,徐福忍不住道:“若说对中原的了解,我们可能比不上太傅,但要说对东海之滨的了解太傅恐怕还不如我们这些土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