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远山有点不爽。 特务团在轮番战斗下,兵员损失不少,现在能有时间在这占领的县城里开战工作,要是一个新兵都弄不到,那可太离谱了。 要知道,这晋昌县,可不是被他们反复搜刮过兵员的栖霞镇啊! 按理来说,应该有不少人符合他们团招兵的条件的。 领头的谢飞连忙回答: “团长,这晋昌县自从37年被小鬼子占领后,就一直驻有重兵。 咱们的地方组织,一直没在这里建立起来,乡亲们对我们不太信任。 先前我们请他们帮忙做饭,也还罢了,他们悄悄地领了粮食,就回去做了。 但现在咱们招人当兵,他们就担心将来我们撤退了,会被小鬼子清算。 几年前,小鬼子攻占这里的时候,据说就屠杀了不少晋绥军家眷。” “原来如此。 不过我们的时间紧张,你们的工作局面打不开,在这里浪费时间可不行。 这样,你跟老周同步下,告诉忻县和这晋昌县的乡亲们,只要愿意当兵的,咱们给发10块大洋的安家费和20斤粮食! 担心小鬼子回来清算的,咱们可以帮他们搬家去栖霞镇那边!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就不信,这么好的待遇,还没人当兵!” 杨远山准备砸钱解决问题。 谢飞二人一听这条件,顿时有些皱眉,连忙提醒: “团长,这样一来,咱们缴获的粮食,会大量消耗啊! 假设招一千名新兵,那可就得消耗两万斤粮食! 再加上帮老乡们搬家到栖霞镇,路上怕是也得消耗不少。” “没事,反正是缴获的。 如果能把这两县百姓,全都搬回根据地,那才叫好呢! 将来咱们撤退了,小鬼子回来,怕是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杨远山态度坚决。 粮食和大洋什么的,都是可以再弄的,他可以随时去找小鬼子抢。 但人口,可是最大的战争潜力,短期根本不可能提升。 如今限制他特务团发展的,就是晋西北根据地的青壮人员,不够支撑他们继续大规模扩军。 现在收复了这忻口地区,杨远山当然要大力获取人力资源。 …… 见他态度坚决,谢飞二人也只能点头。 同时,他们心里也长长地舒了口气。 两人都很清楚,如果按杨远山的意思去开展工作,那可就轻松多了! …… 在晋昌县里逛了一圈,杨远山没看到什么新奇的东西。 便带人返回了禹王岭上的临时指挥部。 詹海山见他回来了,连忙上前汇报: “团长,赵政委那边还没有关于小鬼子第2旅团的情报同步回来。 所以我刚刚给特战连发报,命令他们前出三十里布置警戒哨去了。 你觉得此事妥当吗?” 杨远山赞赏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没问题,你处置的很妥当。 反正和尚这家伙是个闲不住的,让他们出去警戒,就当训练了。” 不过他琢磨了几秒钟后,又安排道: “海山,和尚他们没带多少干粮在身上。 你安排人给他们送点干粮和清水去,然后命令他们,把警戒哨布置到前面五十里。 一旦发现小鬼子大军赶到,迅速回报!” “好。我马上去!” …… 中午12点左右。 杨远山收到了赵铁头五营的电报。 报告他们在山里,正面堵住了小鬼子第9旅团的残兵。 除二十多名机灵的小鬼子,分散钻入山林逃走外,其余二百多人都被他们和二营一连一起全歼。 领头的大佐军官,也被他们的重机枪打成了筛子! 听得这好消息,杨远山自然是开心不已。 如此一来,忻口之战,算是彻底结束了! 他当即命令电报员: “给赵铁头回电,让他们:以班、排为单位,去分散追捕这些逃入山林的小鬼子,顺便去山里各村发展民兵、招募新兵! 清理汉奸、土匪! 既然好不容易入山一次,那就把根据地建设工作,做扎实! 绝不能来了就走,跟没来过一样。” “是!” …… 给五营的命令刚下完,何云福就匆匆而回,向杨远山汇报: “团长,我们把战场打扫完了。 缴获的武器装备,都放到了忻县城里一处废弃的宅院里了。 清点小鬼子尸体,大概有1100多具,另外还有个几百具被炮弹彻底炸烂没法清点的。” “好啊!你们的伤亡怎么样?” 杨远山不在乎属下汇报歼敌数量,反正他的系统,会给他统计得精准无比,连军衔都显示出来。 “牺牲八十多人,重伤不到一百五。 第(2/3)页